百年歷史:天安門發表時間:2020-08-06 07:11 照片拍攝于1901年,結束逃亡生涯的慈禧再一次回到皇宮中。這次逃亡經歷,山西商人得到近距離接觸政治核心的機會,成為最大的贏家之一。他們為慈禧提供了大量金錢方面的支持。與逃離時候的倉皇相比,再次回來要場面了許多,儀仗隊也重新粉墨登場,老佛爺似乎找到了久違的精氣神。 金水橋位于太和門前的金水河上,始建于明永樂年間,當時朱棣剛剛當時皇帝不久。到了清康熙29年,第一次進行了大規模重建。金水橋分外金水橋和內金水橋,并不是一座橋的名稱。其中,外金水橋就包括七座橋。最中間的一座是皇帝的專屬,叫“御路橋”,長23.15米,寬8.55米。但當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城,這座橋一度成為恥辱的象征。八國聯軍洗劫并炮轟了天安門。 拍攝于1906年的天安門廣場,清末的天安門看上去墻體斑駁,灰暗破敗,似乎也預示著大清的行將就木。 拍攝于1906年的天安門前的華表。這美輪美奐的華表在無言的訴說著大清帝國曾經的榮耀。 清朝覆滅后,故宮變得非常的冷清,圖為百年前的天安門廣場,只有寥寥數人,跟如今相比不可同日而語。 清朝覆滅后,故宮變得非常的冷清,圖為百年前的天安門廣場,只有寥寥數人,跟如今相比不可同日而語。 清朝覆滅前的天安門城樓,當時外國列強輪番來犯,城樓非常的破敗。 因為溥儀等人的離開,宮內徹底無人,長滿了雜草,無人問津。 光明正大的牌匾下,坐的再也不是皇帝了。 天安門城樓,雖然經過了維修,但是看起來還是非常的破敗,墻皮大批脫落。 1962年5月1日 天安門廣場慶祝五一勞動節 |